2017年9月7日 星期四

金山獅頭山步道.神秘海岸.燭臺雙嶼O型


獅頭山公園原名金山中正公園,位於突出於海岸的金山海岬,由於以前為軍事管制區,自然原始的環境生態及海岸景觀保留完整,從水尾漁港可以走濱海神秘海岸步道,欣賞金山最著名的地標「燭臺雙嶼」再通往獅頭山頂,山頂的步道及砂岩山體下,保有四通八達的碉堡坑道、營房、砲台等建築,獅頭山海拔約 70 餘公尺,視野極佳,望東可見野柳岬,西邊則是磺港漁港與中角山海景,山上林木成蔭,春夏季節花木扶疏鳥語花香,是一條老少咸宜的優質風景線。
步行時間:O型環繞 3.2公里, 約 2 小時 50 分。
承天宮後方停車場 (座標參考 25.225245N, 121.644904E)
入口處旁邊的磺港社區「燭臺雙嶼」地標正在重建
入口處

公園主線
大約步行六分鐘,取右上柔軟的木屑步道往好運到 (彌勒佛) 展望台。
小沙彌造形相當可愛
廢棄碉堡

金包里山 H67m 三等三角點 #1023 及海軍三等三角點T010號,屬加里山山脈,叉路進來不到五分鐘左邊就可看到。

好運亭
續行,右回到公園入口不取。
歡喜彌勒佛
好運亭前方視野廣濶
原路返回後接主線續行數分鐘,由此取右下往豐漁村水尾漁港及燭臺雙嶼方向。
觀景台對面廢棄軍事設施
轉右下續行,水尾漁港就在下面。
沿左邊小巷續行
出口地板標示
取左往水尾漁港,往右在威靈宮後方,有一光武坑道長約361m,是日據時代興建的水泥坑道,坑道兩端銜接水尾、磺港兩漁港,以前是軍事管制區,聽說坑道附近的建設已荒廢,事先沒看過相關資料就不去了。
這棟建於日據時代的巴洛克式二樓別墅孤寂地佇立於漁港邊, 據說是過去鎮長的別墅。
水尾漁港
續行到底有一高架平台,步下階梯走向海岸,就會看到一大片緊臨著山壁的岩石上有一岩洞,就是一線洞入口。
警告標示,要注意風力和浪高。
一線洞入口

洞穴不深可看見透光的另一端,通過岩洞後景觀豁然開朗。
回道拍一線洞
一線天出口就是神秘海岸,早期這裡為軍事管制區無法進來,記得當年開放的第一天,我馬上騎著野狼 125 載著海釣竿清晨就抵達,心想這裡封閉了幾十年,這次應可滿載而歸,結果......什麼也沒釣到。
眼前的海岸岩礁長期受到海水的侵蝕,形成了一塊塊大小不一造形各異、高低起伏不平的海蝕平台,海蝕岩礁的地形變化豐富再加上潮間帶溝槽,景色似圖像渾然天成的令人驚艷,臨近海水的礁岩地面通常會較濕滑,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太靠近。

走在這美麗的海岸線看起來輕鬆,其實跟爬山一樣,處處潛藏危機,要隨時注意安全。

沿著海岸線續行,不久就可看到燭臺雙嶼了,今天海面風浪很小,非假日不只少了觀光客的喧嘩嘻鬧,也多了一份寧靜,站在海邊的巨石上望著燭臺雙嶼,遙想著這個名為「夫妻石」的淒美故事---傳說當年有個女人,丈夫跑船離家後就失蹤了,而她始終相信丈夫總有一天會回來,於是每天在岸邊等待,最後化成一顆石頭,丈夫回家後,發現妻子已經成為一顆石頭,他終日在巨石旁以淚洗面,最後自己也變成一顆石頭。
燭臺雙嶼高約 60 公尺,這裡原本是金山岬的一部分,後因板塊運動形成橫直交錯節理的岩石,再加上海水及風不斷地侵蝕結果,使其與岬角分開,小小的海島經過長時間的海浪侵蝕,下方的海蝕洞逐漸貫穿成海岬,形成類似石門的海拱,後來海拱頂部崩塌,形成兩座海石柱形的顯礁,石柱岩基相連,水面上分歧為雙嶼,外形像兩座燭臺,所以被稱為「燭臺雙嶼」。
取左上沿著一旁的石階續行,中途也有一處可欣賞燭臺雙嶼及蔚藍海岸沙灘景觀的突出平台。
循石階上行,步道循著防風林中間穿過,又回到了獅頭山公園步道的範圍,周遭可見坑道、崗哨、砲台、碉堡、營房等以前軍事基地的歷史遺蹟。 
續行一段陡上的階梯即抵達介字亭,再走個幾分鐘就看到了中正亭。
中正亭
中正亭旁邊有金山區在民國 73 年設立的觀景平台及不銹鋼製的圓形框景,在這裡是拍攝燭臺雙嶼與欣賞海景的最佳地點。
金山岬三面臨海,建在岬上的中正亭是賞燭臺雙嶼最理想的位置,站在這裡可盡覽北海岸八景之「水尾泛月」、「燭台雙峙」及「磺港漁火」三勝景,過去屬軍事管制的獅頭山,解禁後成了北海岸旅遊時必訪的景點。
往磺港山 (獅子頭鼻山) H56m, 三等三角點, 聯勤內補 #002 之路徑山崩封閉。
這裡也是欣賞海景的最佳地點,遼闊的視野下無論遠眺或俯瞰,海岸豐富的地形景觀美不勝收。
休息涼亭及廁所
舊營房及崗哨
由崗哨左下支線,等一下可繞回主線。
支線生態步道

支線與支線間有步道相互串聯
沿主線回到公園入口
GPX軌跡圖下載 (僅供參考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注意: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。